杨屹峰、宋菊秀两位老师首先风趣地祝老师们“六一节”快乐,引起了老师们会心的笑声。
杨老师从中国应试教育制度谈起,解析了中国中小学教师的现状,同时与新西兰、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中小学教育制度进行比较。杨老师提出了他的观点,他认为,老师和孩子是一种新型的亲子关系,换句话说,是学生的第二父母,本来应该是教学相长,但是,许多老师和学生成了最接近的敌人。许多学生提起老师就害怕,恨不能学校天天放大假!而许多老师,想起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、调皮捣蛋的学生就头疼。
通过幻灯,杨老师介绍了魏书生、杨瑞清老师的事迹,结合赏识教育理论,观点鲜明地表示,没有学不好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。并向老师们提出了“北学魏书生,南学杨瑞请”的倡议。
杨老师跟老师们分享了老师是教学之源,学生是教学之本的理念。杨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,系统性地介绍了赏识教育的理念,为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落实、实践赏识教育理念打下基础。
宋菊秀老师,通过自己在教育自己儿子过程中,把一个具有强烈逆反心理的男孩,培养成了郑州大学系统十佳少先队员的心路历程,跟惠济六中的老师们分享了“赏识就象生活中的阳光、空气和雨水,无时无刻都不能缺少。虽然赏识不是万能的,但在孩子的教育中,没有赏识,是万万不能的”的心得体会。
杨老师说,教育,源于一个字:爱,也归于一个字:爱。只要老师真心爱学生,学生一定会感受得到,也会因此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。在整个学校教育中,只要老师持有赏识心态,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,同时影响到学生,让学生也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有效的学习方法,就一定能够开创学校教育的新局面。
讲座后,杨老师和宋老师为老师们提出的教育、家庭和亲子关系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,深受老师们好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