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生命的对话

-----与唯凯教育生命动力课程培训师杨屹峰教练访谈录

 

新西兰镜报特约记者 林芸

 

题记

鹰,是世界上最长寿的鸟类之一,其生命可达70岁。但是,在其40岁的时候,必须要经过一次磨难:原本尖锐的爪子开始退化,不再有力量,因此无法捕捉猎物;它的喙也向内弯曲,几乎碰到胸膛;它的翅膀也变得十分沉重,很难自由自在的飞翔。这时候的鹰,有两种选择:要么躲到一个岩缝里等待死亡,要么去经过一次十分痛苦的生命挣扎,重新获得活力。

不愿就此死去的鹰,努力地展开翅膀,飞到悬崖顶上,在上面艰难地筑巢,然后,用它的喙去撞击岩石,直到老化的喙脱落下来,然后蹲在巢穴里等待新的喙重新长出来;接着,用这新的喙去把爪子上的老趾甲一根一根地拔掉。当新的趾甲长出来以后,再把老的羽毛一根一根的拔下来。150天后,新的羽毛长出来了,形成了一对全新的翅膀,鹰获得了新的生命,开始重新飞上蓝天,从此可以在蓝天上再翱翔30年。

生命动力课程,也是一次人生的蜕变,是对人类生命价值的尊重和敬仰,是每个人一生只需上一次,一生必须上一次的课程。

 

(为尊重个人隐私,本文除了唯凯教育的有关人员外,其余人士均为化名。特此声明。)

 

2008921日晚,在Empire Hotel 的电影院大厅,唯凯(VIKA)教育机构的第五期生命动力体验式课程(基础课)训练班的毕业典礼正在举行。来自不同背景、不同行业的学员们(包括企业老板、经理人、工程师、资深媒体人、小企业主、大学生、家庭主妇、全职母亲等)从课程导师手里接过全世界生命动力课程统一格式的中文毕业证书。赶来参加毕业典礼的还有往届的毕业学员,他们在一起发表了自己的感言,摘录如下:

“这几天下来,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,特别高兴。以前从来没有,现在我可以凝视着对方的眼睛,仿佛看到了彼此心灵深处,很温馨,感觉很畅快、很舒服……

“本来我是五天前就要出差出国,但是为了能够参加这个课程,我把出差推迟到明天走。我感觉收获特别大。如果不是参加这个课程,这两天也就和平常一样过去了。这两天的生命动力课程,在我生命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,让我触及到许多没有想过的东西,让我重新去思考对朋友、对家人、对太太、对小孩的态度,以往我都以工作忙碌为托词给忽略了,课程让我悟到,这些是这么重要,需要我用心地去努力耕耘……人生很短暂,不去思考这些,人生很快就过去了,到了七、八十岁,要重来已经没有了时间!在生命动力课堂里学到的东西,是任何大学都学不到的。我要深深地对杨老师说声感谢!”

“我儿子是第一期的学员,他也让我来上生命动力课程。我想,也好,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就让生活丰富一点,就成全他吧。哪知道,这里的天地是这么大,这个课程是这样的精妙……

“课程的最后,杨老师让我们闭上眼睛,去回顾这两天走过来的历程。当我睁开眼睛,看到我太太捧着一枝玫瑰花站在我面前的时候,我激动得不能自已!有句话是这么说的:常去的地方没有风景,其实生命中最美好的,最能打动自己的,最能让自己改变的,就是身边的人。但是生活中我们却往往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。这两天的生命动力课程,让我找到了这样一双眼睛!”

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课堂里的气场就开始变了,变得温馨,变得安全。让我们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真诚。其实生活中,我们要是多一些真诚,生活就会变得不一样。有人说,人的一半是天使,一般是魔鬼。我们多付出一些真诚,就成了天使。走进生命动力课堂,就是成为天使的过程。”

“我感觉很奇妙,很不同。有些同学说这两天过得特别快,我却觉得过得特别慢,好象把几十年的生命又重新活了一回。当初我的一个朋友推荐我来参加这个课程的时候,说,这个课程可以让你把生活重新梳理一遍,对你的生活会有帮助。本来我这两天是要去看房子买房子的,在跟助教Lily交流的过程中,她一直鼓励我要来,我就和太太一起来了。幸好我没去看房子,否则真错过了。我觉得我的目的达到了,经过这次梳理,我以后的人生路会走得更稳健,更有活力。非常感谢老师和助教们的帮助。”

“我是我先生硬拉来的,没办法。两天的课程以后,我才感到原来我在生活里有这么多的方面做得不够,有这么多欠缺。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了。老公,我要谢谢你!”

“我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来的,我想,无论讲的什么,书本上一定都会有,不会有什么特别的。经过两天的体验,才发现这个课程真的不一样!在生活中,很少有机会去把跟朋友、同事、家人的关系去清理、思考,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。而在生命动力课堂里,设计的这些环节和内容,让生活重现了一遍,才真正体验到了。我不敢说每个环节都能很投入,但在后面的环节,我感觉到我的泪水留下来了,因为我被深深触动了。(久久停顿)在以后的生活中,在处理跟朋友、同事、家人的关系中,我知道,我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”

“我的丈夫虽然个子不高,但也还是蛮帅的;虽然不是博士生,但也是个非常有才气的人,也是一个能吃苦的人,但是,我总觉得他离我心里的那个白马王子还有那么一点距离。在参加生命动力课程后,我才恍然醒悟到,原来,我的先生就是我心目中那个白马王子!他就是我生命里最完美的人,我要珍惜他,好好的珍惜他,否则就来不及了!我参加了第四期的课程,现在我老公也参加了第五期的课程,老公,这是我要当着大家的面对你说的心里话!”先生从座位上站起来,奔到妻子身边,把她紧紧的抱在怀里,两个人的脸庞洋溢着舒心的笑,可眼睛里都有抑制不住流下来的泪水。

“我是前一期基础课程的学员。有一句话我一直想说,我想,我们新西兰的华人都应该感谢杨老师,不远万里,把这个课程带到了新西兰。人说,送人玫瑰手留余香。我觉得,杨老师种植了一篇玫瑰园,正在把玫瑰带给我们新西兰的华人朋友。……

 

我只是摘录了其中几位学员的话。每一期的学员说的都不一样,但表达的都是生命动力课程如何卓越,自己从中得到了多少收获,感谢老师,等等。如果不是亲身经历,我都有点不敢相信这些话是真的。在杨屹峰教练的办公室,看到学员们写的一些纪念卡,上面的话语就更是火热了。把教练们称作“上帝派来的使者”、“终身的生命导师”、“是您,让我找回了我自己,点燃了我的生命之火”、“您的博爱,给了我们这一群人新的生命”,“你是黑暗中擎着火炬的引路人,你是追梦之舟的掌舵者”……

我在思索着,是什么样的动力,使得杨屹峰这一群人投身这个课程,为此日不能食、夜不能寐,如此倾心竭力。于是,我再次敲响了杨屹峰教练家的门环… …

 

 

image048

杨屹峰教练在第五期生命动力基础课堂上讲课

 

 

特约记者(以下简称记者):杨教练,在奥克兰上了几个月的课,你的粉丝不少了啊。

杨屹峰教练(以下简称杨教练):不会吧?比芙蓉姐姐差远了吧。(我们一同大笑)我怎么反而觉得我是同学们的粉丝啊?因为从每个学员身上,我都学到了很多东西,真的。如果说我有什么进步的话,都是这一段潜心从同学们身上吸纳来的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同学们都是我的老师。无论是在人生阅历、专业知识等多方面,我都无法企及,我只不过是比他们早那么一点时间接触到了这个课程,在这方面比较早的获得一些感悟,然后到课堂上来与大家一起分享,如此而已。

记者:您是谦虚了。记得您说过,您是1996年移民来到新西兰的,和许多新一代移民一样,您也经过了打工、求学、创业等过程。应该说,您在奥克兰生活工作这么多年,应该算是个老移民了。好多同学包括我,都想知道您的移民史,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?越详细越好。

杨教练:呵呵,你这是要刨根问底了啊。首先,我不想说自己是老移民,因为我还不老嘛,看起来才三十多的样子。呵呵,开玩笑了。一个人是不可以说什么“史”的,奥克兰这么多华人,藏龙卧虎,都没有谁说自己的什么“史”,何况是我这么一个扔到人堆里就消失了的极其普通的人。要说的话,顶多就是移民的过程。

我的家乡是中国内地贵州黔东南。大学毕业后,回到贵州工作。当过工程师、法官、政府公务员。应该说,生活、工作还算得上顺利。大学的一个同学移民到新西兰后,给我联系,把新西兰描绘得如同人间仙境,把我的心说动了,开始有了移民新西兰的念头,没想到一申请,还成功了!于是就辞掉工作,全家移民来到了新西兰。来的时候,是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,到这里要受苦的。哪知道,刚开始连餐馆洗碗工都找不到,这才傻眼了:想吃苦还没地方吃去!看见在奥克兰找工作不容易,想到外地试试。于是开始专心学开车,一个月后考到驾照,独自开车跑到Te PukeKIWI果园当摘花工。我是学生物类专业的,这下算是“专业对口”了,呵呵。后来,到餐馆洗过碗,面包店里当过学徒,温棚里种过番茄。打工有了点积蓄,与朋友合作开了个晒像店。干了几年,把生意卖了,重新回到课堂,到奥克兰大学当学生学商业及信息管理。没来得及念完,碰到一个到一个洋人房地产开发公司当销售员的机会,便辍学上班了。后来又换了几个工作:在语言学校当过学生顾问、一家电子科技公司当总经理。2007年,受朋友邀请,回到上海,在一家药业公司任职。今年三月回到新西兰。这就是我的移民经历。

 

image050

第五期学员在座谈会上分享感言

 

记者:从你的经历来看,好象您并没有做教育的背景啊?

杨教练:是的,没有。如果不是2007年去中国工作一年,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选择教育培训作为自己的职业。其实,去中国工作也是去做管理而不是做教育培训。但是正是这个机缘,让我接触了生命动力课程,而且喜欢上了。不,严格说是爱上了。在这之前,我一直在思索着一个问题:不管是在国内工作的时候,还是出国以来,从来没有停止奔波,但是,很多时候总是被莫名的惆怅和茫然缠绕,为什么?当走进生命动力课堂以后,才恍然找到了答案。猛然感到,原来生活应该这么去过!这个课程上完后,好象重新活了一回。整个过程,相当于进行了一个心态重塑的工程,所以我喜欢用脱胎换骨来描述自己的变化和收获。可以这么说,经过生命动力课程的洗礼后,我感觉自己生命里拥有了一份坚强,我从来没有感觉到生命里如此富有力量,从此后,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将自己击垮、打倒。我有一种冲动,要把这个课程带回新西兰,让那里的人们也能享受到生命动力课程的阳光!于是离开上海,回到了奥克兰。我确实没有做教育的经历,而做这个课程,却需要深厚的心理学、行为学等学科知识做基甸。幸运的是,我在大学期间,专业上其实是“混”出来的。不明白吧?这一点很有意思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四年大学,那二十几本专业书,说真的,根本不够我读。好多课程我一两个月就全自学完了,大量的时间我玩摄影、办校刊,组织文学社。那时我是学生会副主席、文化部长,有很好的条件接触到了许多一般同学接触不到的人和事,这些对我后来的发展很有价值。更多的时间,我是泡在图书馆里,如饥似渴地读别的书,比如古今中外名著、经营管理等等,尤其是心理学、法律类的书籍,简直嗜之如命。即使是后来工作后,我书架上堆得最多的也是这类书籍。对于喜欢的书,我读起来、理解起来如有神助。所以1994年贵州省高级法院增编补员向社会招考20名法官的时候,我一边支持设计院的科研课题,一边复习考试,在600多名竞争者中,考了第二名,在经过体检、面试,一层层过关斩将,被顺利录取。要是考的是心理学职位,我相信可能考得还要好一些。坦白说,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做生命动力课程教练。是导师的鼓励,让我下了决心去钻研这个课程。在此之前,我怎么都不会想到,自己原来最喜欢、最擅长的,就是做生命动力等新型教育培训。除了自己是个“书虫”,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以外,还有,就是我在电台做主持人和平时练就的表达能力帮了我。要不是生命动力课程点燃了我生命的火花,我还以为自己最适合做的,就是当一个职业经理人、一个商人。

记者:其实,您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啊。最近几年,您无论是在新西兰、还是中国,担任的都是高管职务。

 

 

image052

学员们在相互给对方系蓝丝带,表达感谢和祝福

 

杨教练:成功谈不上,但是这些经历对我来说很有价值。使得我在做培训的时候,能够站在较高的视点上。在中国我遇到的每一个优秀的培训师,其实都还是卓越的管理者、非凡的领导人。

记者:跟传统的教育培训相比,您认为生命动力课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?

杨教练:是对人类生命及其价值的尊重、尊敬和敬仰!这个课程的作用在于唤醒我们内心对生命价值的认识,培养和强化生命价值实现意识。一个生命降临这个世界,是带着使命来的,其本身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迹。但是太多的人们,在长大的过程中,却没有让这种价值一起成长,相反,却被尘世慢慢地把这个生命与生俱来的价值埋没了。最大的问题,是陷入了“舒适区”,这可是一个生命的误区:。这个误区,看起来很舒服,其实一点都不舒服。你听说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吗?把一只青蛙放进一口盛满冷水的锅里,青蛙感觉不到威胁,在里面游着。用文火给锅子加热,水慢慢的升温,青蛙浑然不知,直到水要沸腾了,想跳出来已经来不及了。这口锅就是这样一个所谓的舒适区。再打个比方吧,喜欢吸烟的人,吸烟就是他的一个“舒适区”,以为吸烟很舒服,其实会要命。一个满怀抱负的人,移民以后,却习惯于领救济、打黑工的生活,原有的梦想和抱负被时间磨蚀殆尽,扔进出国时飞越的太平洋海底了,有些人与其说活着,还不如说已经死了,只不过要等到七八十岁以后再埋。

生命动力课程就是要把他们摇醒,从“舒适区”里跳出来,重新去珍视他们的生命。当然,要走出“舒适区”,这个过程不是容易的,甚至是不舒服的。戒烟容不容易?很痛苦。但一旦戒了,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
 

 

image054

第五期生命动力基础课班学员与教练、助教合影留念

 

记者:您回新西兰这几个月来,已经有好几期的学员参加了培训。您认为课程的前景如何?

杨教练:记得上次咱们谈的时候,你也问过类似的问题。一句话:过程是艰难的,前景是乐观的。艰难到什么程度呢?有一个学员的例子特别具有代表性。他们家庭经常闹矛盾,三天两头吵架。他们的一个朋友上过生命动力课后,强烈建议他去上生命动力课。但是,无论如何他都不愿去:“都活了几十岁了,还要人来教如何做人?笑话!”他的朋友没有放弃,听他这么一说,更加坚定了要把他们拉进课堂的决心。刚好,他朋友有一笔钱要付给他。朋友对他说:“这样,这课你想上也得上,不想上也得上!钱,我不给你了,给你交学费了!”他在电话那头告饶:“哎呀,这是唱的哪一出嘛,如果让我去上课你可以拿回扣,你直接扣就行了,我没意见,你就别折磨我了!”朋友说:“就不,就是要你去上课!”你说难不难?为什么说前景又是乐观的呢?就是这位仁兄,被缠了两个多月,终于被“逼进”课堂,两天的课上下来,整个全变了!在毕业典礼那天晚上,他太太被邀请参加,路上还在跟朋友说,打算要跟老公分开了。没想到,老公见到她,一下子把她紧紧抱住,说出了那三个字:我爱你!这不是在变魔术吗?两天的时间,怎么就能让一个人发生了180度的改变?!

象这样的例子还不少。几乎每一个学员都有类似的故事,不是为了给朋友面子去的,就是被人逼去的,反正不乐意。每一个人都带着疑问、好奇而去的。但是,结果无一例外,都说课程太好了,太有收获了。现如今象这样大家都说好的事情不多了。因此,没有理由做不好,所以说,前景是乐观的。

林芸你也知道,生命动力课程在世界各地,包括在中国,费用相当高,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上得起的。所以学员大多数都是白领以上人群。这样一来,许多需要这个课程的人们,被费用的高门槛挡在了门外。所以,我们把课程引进新西兰以后,将费用大幅度降低到了人人都可以承受的水平。我们的目标,是要让大多数人都能够走进生命动力课堂,为我们这个族群的整体心态、生活、生命素质的明显提高做一点点事情。

 

记者:我听说,有些培训效果很好,刚上完课的时候,人们感觉收获特别大,但是回到家,没几天就都忘了。这个现象,不知道在接受生命动力课程培训过的人群中会不会发生。

杨教练:怎么说呢?对于一些理论性的培训来讲,这是很可能的。但是在生命动力课程里不会。因为这是个体验式训练课程,就象学游泳和学骑自行车,一旦学会以后,就不会忘记是一个道理。所以我们才说,这是个一生只需上一次,一生必须上一次的课程。人们不需要记住课程里面讲到的环节,而是通过体验式学习,将这些内容融会贯通到生活之中去。

但是,也不能说,上过生命动力课程,就可以一劳永逸了,问题就会自然而然迎刃而解了,生活就会幸福了。虽然在课堂上体验了,但是,如果不把这份体验带到生活中去,也会渐渐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忘的。因此,我们组建了生命动力俱乐部。这个俱乐部将由学员组成董事会运作和管理,邀约生命动力课程的各届学员成为会员,每月至少活动一次。除了大家在一起分享将课程里的内容在生活中应用的心得,唯凯教育还将提供技术支持,每次提供一个专题讲座。这些讲座将涵盖成功励志、亲子关系、家庭关系、公关礼仪等多项内容,都是大家在平时从来没有听到过的。从而将学员们聚集在一起,反复充电、相互切磋,真正将在生命动力课程里获得的成果用于生活,在生活中得到巩固。

记者:Vika教育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呢?

杨教练:在谈到我们的发展规划之前,我觉得先说说我们的原则:稳健、扎实、有效。生命动力课程是我们的核心课程,同时开设了亲子课程、企业团训课程、各类讲座。这些课程和讲座,可以帮助到大家进行心态调整,和大家一起去面对家庭、孩子,去检视和解决这些方面面临的问题。如果这些问题都不再成为障碍了,人生中许多问题不是也就迎刃而解了?

我们的发展规划嘛,贯穿始终的,是一个不变的普世原则:有益。教育培训是一个传输爱的事业,绝对不可以有半点马虎。唯凯的事业跨越中国和新西兰,我们一直不断地跟随现代教育培训的步伐,不断添加、更新教学内容,与时俱进,将我们的课程质量保持在前沿水平。

我们将以开展讲座、讲授课程为主要方式发展。因此将会整合利用中国、新西兰两地的资源,开发教育培训项目,精心培养后备教练,用最有效的方式,在最快的时间,把新理念、新观念推向社会,立志成为新西兰最具影响的华人教育培训机构,逐渐渗透到全社会。

我们相信,人类的每一个个体,生下来的时候原本是没有太大差异的,甚至都具备成为成功者、伟人、名人的内在潜质,只是由于后天,因为勤奋或懒惰、坚强或懦弱而演绎了不同的生命结局。我们公司的名字叫VIKA,其实取的就是wake-up(醒觉)的谐音。我们愿意通过这个平台,和更多的人们一起,去探索人生的价值、生命的奥秘,在人世间去谱写大写的人的乐章。